江河湖海上漫游的漂泊者

最近看完一本有趣的书,《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》,作者在设定金庸武侠是真实历史的前提下,以十五部金庸小说,唐宋传奇和各时期的民间传说为基础,完成了中国武侠世界的虚拟历史研究。

作者是骨灰级金庸迷,行文可以说相当诡异。为了贴合书名中的“剑桥简明史”,作者假扮了翻译腔,特意将一些武侠词汇写得古古怪怪,还在注解里杜撰前人的学术著作,可以说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,但熟悉金庸的人读起来就会觉得相当有意思。

首先吸引人的是献辞页:

Till the horizon of sky, flies snow.

To shoot a white deer, with an arrow!

Leaning against green mandarin ducks,

The magic knight smiles at the book, asbelow.

大雪纷飞,直到天际

箭矢射向,一头白鹿

倚靠着绿色的满大人鸭,神奇的骑士

微笑地看着下面这本书

这是那句有名的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。英文其实写得蛮好,但是诗句回译成中文,加上作者刻意而为,就变得有些恶搞。

Mandarin duck 即是鸳鸯,作者可以回译成“满大人鸭”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。另外,金庸也写有一本《鸳鸯刀》,作者顺手写成了:《满大人鸭子刀的传说与历史》(The Mandarin Duck Sabers: Legend and History)。

合格的学术研究少不了文献综述,作者也认真地写了一章文献回顾,系统的介绍了金庸先生的 15 部小说。这一章的翻译腔主要集中在这些小说的书名上:

《书剑恩仇录》:《书本与剑的档案:乾隆帝与中国秘密社会》(The File of the Book and the Sword: the Chien-lung Emperor and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)

《碧血剑》:《绿色血液之剑:袁承志与明清政治》(A Sword of Green Blood: Yuan Cheng-chi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)

《射雕英雄传》:《射雕的英雄:一部传记》(The Condor—Shooting Heroes: A Biography)

《神雕侠侣》:《神圣的雕之罗曼史》(Romance of the Divine Condor)

《倚天屠龙记》:《天之剑与龙之刀:元代武术世界与地下宗教》(The Heavenly Sword and the Dragon Saber: the Kungfu World and Underground Cults in the Yuan Dynasty)

《雪山飞狐》:《狐狸,飞过雪山》(Fox Flies over Snowy Montains)

《飞狐外传》:《飞翔狐狸的青年时代》(The Flying Fox' s Youth)

《白马啸西风》:《哭泣的白马,随风而去》(Crying White Horse, Gone with the Wind)

《连城诀》:《秘密如同城市》(Secret is Like a City)

《天龙八部》:《天神与龙的战争史:北宋后期的武术世界》(History of Wars between Heavenly Gods and Dragons: Kungfu World in Late Northern Song)

《侠客行》:《游侠之歌:或一个武术乌托邦的覆灭》(Song of Kinghts-errant: or the Fall of a Kungfu Utopia)

《笑傲江湖》:《江河与湖泊上微笑而骄傲的漫游者:明代中期武术门派与教派的战争》(The Smiling, Proud Wanderer on Rivers and Lakes: Wars between Martial Schools and Cults in the Mid-Ming Period)

《鹿鼎记》:《鹿鼎公爵传》(A Life of Duke Ludingius)

《越女剑》:《越国女士的剑》(Sword of the Lady of the Yue Kingdom)

从英语的角度来看,站在作者所设立的金庸武侠是真实历史的前提上,这些英译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比较准确的,尤其是《倚天》和《笑傲》,相当有西方汉学著作的味道,类似《叫魂: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》(Soulstealers: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)

说起武侠小说的英译,根据一篇 2011 年的论文《中国武侠小说英译及其研究现状》,当时以书籍形式出版的中国武侠小说英译本只有金庸和古龙,其中金庸 4 部:《书剑恩仇录》(The Book and the Sword)、《鹿鼎记》(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)、《雪山飞狐》(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)和《射雕英雄传》(Eagles and Heroes),不过《射雕》并没有翻译完;古龙 1 部:《萧十一郎》(The Eleventh Son: A Novel of Martial Arts and Tangled Love)。

相比之下网络武侠英译本就多得多了,金古梁温包括黄易王度庐都有,当时的统计是 59 部,少数作品还有两种以上的译本。

论文还总结了武侠小说英译的几个特点:

出版社不是国外的就是香港的,没有一家是大陆的;甚至连译者也没有一个是大陆的;

网络译本和书籍译本数量反差极大,而网络译本的出现正是源于书籍译本的匮乏,可见武侠小说的市场还是有的;

翻译的作品与武侠影视的传播有密切关系,比如黄易作品的翻译就得益于《寻秦记》的热播;

由于缺乏系统研究和规划,译者缺乏相应经验和文化背景以及受个人兴趣爱好影响,无论是书籍译本还是网络译本,翻译质量都参差不齐。

2018 年英国出版了新的《射雕》英译本第一部,不过译者仍然不是中国人,翻译策略也有争议,起码在翻译中尽量向《指环王》靠拢这一基点上和中国传统武侠就是有巨大偏差的,而且这个译本对人名的处理也令人失望。

武侠小说之所以难英译,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是英译的难点,比如“侠(knight-errant)”、“江湖(Rivers and lakes)”以及“回风拂柳(Willow in the Wind)”和“星河在天(Stars in the Sky)”等各种诗意的武功招式。

对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问题,归化和异化是解决问题最常见的两种翻译策略。

考虑到武侠小说的文本类型,通俗小说的目的就是简单来讲就是娱乐大众,要让英文读者接受中国武侠小说,就需要充分照顾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,采用归化策略,“让作者靠近读者”;但小说当中的武侠元素又要谨慎保留,比如“江湖中人”特定的语言习惯和行为准则,就宜采取异化策略,“让读者靠近作者”。

总的来说,武侠小说的英译宜统一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,以归化为主,再辅以适当的简化、加注、借用等手段进行变通。

《射雕》里出现了两个地名,汴京和临安,但书中又写了好几种不同的叫法:汴京又叫汴梁和东京,临安又称杭州和余杭。中国读者对这些历史常识是很熟悉的,但英文读者却很难理解清楚,而这类地方加注又略显冗余,因此进行简化,只采用一个统一的译法是最实际的:Bianliang 和 Lin'an。

《鹿鼎记》里有几招出场率颇高的招式,“横扫千军”、“高山流水”和“神行百变”,译者都进行了简化,最大限度降低英文读者的阅读难度,分别译为 the Two Way Sweep、the Cataract 和 Hundred Changes。金庸先生说过自己不懂功夫,这些招式纯属子虚乌有。中文读者一看便知是假的,因此名字起得诗意一些也无可厚非,但要英文读者理解这份“诗意”,要求则未免太高,因此尽量归化,并简化形式和内容,是最友好的翻译方式。

武侠小说里的人物角色是翻译的另一个难点。《书剑恩仇录》译本采用的是完全异化的策略。主要人物的名字完全音译,次要人物只译姓氏或绰号,比如霍青桐译为 Huo Qingtong,赵半山简化为 Zhao。遗憾的是翠羽黄衫,只译了一半,the Yellow-Robed Lady,变成终南山后的黄衫女了。《雪山飞狐》译本又采用的是完全归化的策略。所有人物的名字都采取音译结合意译的方法,比如陶百岁译为 Century Tao,金面佛直接译为 Gilt-Faced Buddha。不过将胡斐译为 Fox Hu 就和原文的意味相去甚远了,不仅显不出胡斐的文采斐然,还给人一种这个角色像狐狸一样性格狡诈的错觉。

其实仔细想想,人名又何必意译呢。几时有人听过“灌木总统”的?

《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》的作者不仅大玩了一把用翻译腔从英文回译中文的把戏,还用翻译腔的白话文翻译了几首古诗。

比如杜甫的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》,原文是:

昔有佳人公孙氏,一舞剑器动四方。

观者如山色沮丧,天地为之久低昂。

㸌如羿射九日落,矫如群帝骖龙翔。

来如雷霆收震怒,罢如江海凝清光。

作者写成:

在过去,有一位美人公孙小姐。

舞动宝剑,惊动了遥远的地方。

观众们集聚在一起,如同高山。

他们无不感到恐惧,神色仓皇。

天空和大地啊,似乎也在赞叹。

好像远古的英雄,射下天上太阳。

又如天上的神帝,在群龙中翱翔。

剑光到来,宛如雷霆收起了怒火。

剑影停下,仿佛江海的清波粼粼。

还有李白的《侠客行》:

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

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

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

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
闲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。

将炙啖朱亥,持觞劝侯嬴。

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。

眼花耳热后,意气素霓生。

救赵挥金锤,邯郸先震惊。

千秋二壮士,烜赫大梁城。

纵死侠骨香,不惭世上英。

谁能书阁下,白首太玄经。

作者译成《游侠之歌》:

赵国的骑士,匈奴的头盔,

吴国的弯刀,冰雪般明亮,

银色的鞍辔,雪白的骏马,

少年啦飞驰,如同流星。

每走十步就谋杀一个人,

就这样走上一千英里。

当一切结束后,洗去衣服上的血迹,

再也没有人知道我在哪里。

闲暇,与信陵大人对坐,

脱下宝剑,横在膝前,

用烤肉招待朱亥,

也劝侯赢痛饮美酒。

说出的承诺,在三杯酒后

让五岳的山脉也显得轻浮。

眼睛中有花朵,耳中感到热量。

磅礴元气,化为一道白色的长虹。

挥动黄金之锤,拯救国家,

让整个都城为之震惊。

一千年来,两位雄壮的游侠。

给大梁城以荣耀。

即使死去,游侠的骨骼仍然散发香气。

无愧于世间的英豪。

可是有谁呵,能够在书斋中,

研究玄妙的经典,直到满头白发?

少年啦飞驰,如同流星,一切结束后,再也没有人知道我在哪里。

相当浪漫,相当李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