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是非常忙碌的一年,工作和家事都不顺利,好在还是一直坚持看书。
豆瓣标记显示一共读了103本,大部分是小说,深度阅读并不多,不过说不定有忘记标的。
悬疑推理小说读了不少,这里只记录最喜欢的。
尤·奈斯博的11部曲。按豆列读的,结果豆列的顺序并不是故事发展顺序,读着读着顺序就乱了,情节也算精彩,不过读了三本就基本可以摸清套路:虐主角,死主角朋友,凶手一直在身边。
冶文彪的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六部。故事非常精彩,推理丝丝入扣。六部有一条大主线,每本又各有一条小主线,就是人物太多,跨度又大,容易看了后面忘前面。 看完《清明》,顺藤摸瓜找到了作者的另一本小说,名字很有点惊悚,叫《人皮论语》,我一度以为是什么恐怖cult,好在读《清明》珠玉在前,最后果然没有令我失望,故事非常悲壮,思想也很崇高,就算有些经不起推敲的小细节也完全可以接受,读的过程中大受感动,一度落泪,哭到不能自拔。
另外还读了叶真中显,《绝叫》很震撼。《Blue》涉及推理的部分并不多,个人感觉比不上《绝叫》,更不用说跟巅峰之作《死亡护理师》(这个不是今年读的)相比了,涉及的社会面有点过于广泛,但是很细腻,还是多喜欢的。
读了很多松本清张,大师的作品好像时代局限性都很小,国内的版本很多翻译在书名上大作文章,其实大可不必。
读了一点宫部美雪,不是很喜欢。
因为宣传语说作者是阿婆的粉丝,所以读了《沉默的病人》,但比较失望,真的一看就是阿婆的粉丝,太明显了。
《消失的十三级台阶》,一口气看完很过瘾。
读了盛名已久的《字母表谜案》,实在是太有时代气息了。
也读了几本传记。 李一冰的《苏东坡新传》,前前后后读了好几个月,豆瓣显示从标记“在读”到“读完”用了246天,是一部大书,要记的笔记也很多,不容易记得住,有时间还要重读。
蒋梦麟《西潮》,其实是蒋先生的自述,也算个自传吧,很真诚,很谦逊,不讲什么大道理,像一个老儒娓娓道来。写到抗战时期,先生本来还准备写抗战结束后的内容,名字都想好了,就叫《新潮》,可惜没有写完。历史的剧变中,个人都是时代巨轮上的小小螺丝钉。我还上当受骗,发现一本《西潮与新潮》,兴冲冲去读了,结果里面的内容基本就是《西潮》的内容,因为《新潮》根本就没有写完嘛。
读了一点《沈从文的后半生》,太过沉重了,没有读完,反而读起了《沈从文的前半生》,这本倒是读完了,前半生比后半生轻松很多。大概每个人都是如此,后半生懂得太多,也会辛苦一些。
从沈从文这里发散开去读了《从文自传》,说是自传,其实这时候先生才20岁,还是一个湘西少年,文笔已经很从容,想到后面又更加悲凉。
《从文自传》提到了《月下小景》,找来读了,很不错,让人想起《边城》。
还读了一本《张爱玲传》,作者是刘川鄂,还是个重庆老乡。这其实是一本老书了,也不知道怎么翻到的。读起来还是不错,有一点点匠气,不影响。
英文阅读除了日常的报刊和学习资料,读的书不是很多。
读了大热的《卡拉拉与太阳》,石黑一雄的英文驾驭能力简直是炉火纯青,故事很吸引人,思考的空间也有,有空再读中文版。 读完又看了一遍小夜曲,英文确实很美,很温柔。
扶霞的新书《川菜》一出就读完了,还是熟悉的味道,中文版还没有看,应该又是何雨珈老师翻译。
奥巴马自传《A Promised Land》读了第一部,文笔确实不错,也很生动,但是有什么必要出两部呢?
因为这两年不太顺利,所以重新看了一遍《荒野生存》,又找了原著《Into the Wild》来读,算是寻找一种共鸣,还是很感动。
把奥威尔的essay集读完了,学到一些英文写作方法和精髓。
另外看了一套语法丛书,《柯林斯COBUILD语法丛书》,蓝色的小本本,很全面很细致,讲转述法的那本很有启发。
年末的时候索尔尼特的新书出了,Orwell's Roses,是今年最喜欢的一本,知识面特别广,后殖民主义、生态批评、女性主义等等能想到的文学批评都能找到影子,有空再详细写个读后感。
研究了一些法律问题和法律翻译,终于读完了《洞穴奇案》,生词多得不得了,最后看了中文,翻译让人昏昏欲睡。
另外还重新读了一遍《红楼梦》,永远的最爱。
顺带看了刘心武的解读,以前我很是看不上,从来没有完整读完过,这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看不上的还是没有看上,但是也发现了很多以前忽略的点,至少解读过程中没有贬低任何一个角色,比较温和,但是脑洞实在太大了点。
因为王晶要准备拍《倚天屠龙记》了,所以又把原著看了一遍。金庸小说真是百看不厌,常看常新。
因为朋友的关系还读了很多绘本,非常疗愈。
《一日一狗》,真的全是狗狗,特别治愈。
还看了《丑小鸭》,说起来,长这么大了,这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看这个故事。
还有一些不知道怎么分类的书,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,《我心里有个小小人》给了我很多希望。
最神奇的是因为杭州保姆纵火案读了一本怪力乱神的小说,《十四年猎诡人》,作者是重庆老乡,讲到一些本地传说,看得心惊胆战又欲罢不能,其实一切还是人心作怪。
阮清越的《同情者》,读了很久,前面一直提不起劲,后半部分特别精彩。关于越战的作品读得不多,这本算是印象深刻的一本,以后要继续多了解。
《让庐日记》,顾名思义就是日记,作者杨静远是《柳林风声》和《彼得·潘》的译者,日记时间是1941到1945年,大后方女大学生的心态描绘得很生动,冷知识是这期间武汉大学迁到了四川乐山。
还有小说《莫斯科绅士》,很精彩!
袁哲生《寂寞的游戏》,终于看完了,这个中文水平自愧不如,几乎没有受到污染。
《桃儿杏儿》,讲天津的大宅门故事,有人说是简版天津红楼梦,很有意思。作者林希还是第一次听说,作品还不少,以后再读。
这一年过得乱七八糟的,读的书也乱七八糟,写的东西几乎为零,希望明年更顺利一点。